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
方案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Perkins+ will

上海自然博物馆
项目团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Perkins+ will
项目地点:上海
用地面积:地上12,029
               地下16,294 
建筑面积:45,086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座落于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内,建筑面积45,257 平方米,展览教育服务面积32,200 平方米,预计年接待观众80-120万人次,将成为上海市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公众社会文化交流平台。与旧馆相比,展厅面积扩大了二十倍,布展能力得到了 大幅提升。

该建筑作品从自然界最纯粹的几何形态之一 -- 鹦鹉螺(nautilus)壳汲取灵感,通过总体形态和组织形式的设计来抒发这一灵感。设计以建筑外立面为媒介表达多种自然元素。其中,中部的细胞墙象征 着动植物的细胞结构;东部的绿化墙代表着地球表面的天然植被;北部的石墙暗喻着活动的地壳板块,以及被河流侵蚀的峡谷岩壁。


Johnson在介绍博物馆设计时表示: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借鉴是设计的关键,将其与项目场地相结合,能使建筑彰显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感,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艺术设计基本要素的一种抽象表达。


这是一座与生物气候变化相呼应的建筑,采用智能型建筑表皮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采光,同时减少日照热量。整个的庭院水池发挥着蒸发制冷作用,还能利用地热系 统对建筑温度进行冷热调节。采用绿化屋顶收集雨水,利用水池蓄积雨水和经回收处理的废水。展馆的所有节能特性都构成展品的组成部分,向访客讲述这座博物馆 的自然故事。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的壳体结构,盘旋而上的绿植屋面从公园内冉冉升起,静动有致的建筑宛如一只绿螺。建筑秉承以人为本的设 计理念,融合山水花园的设计风格,采用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法。中心景观区的160多种植物呈岛状分布,犹如原始森林一般,与五个大小不一的水 池组成一座山水花园,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绿化屋面技术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功能,年节电量可达24万千瓦。绿螺还采用节能围护结构、节能空调技 术、太阳能综合利用、高大公共空间气流组织、自然光导光技术、雨水回收系统、生态节能集控管理平台等七大系统,与整个建筑共同构成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 识星级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

1 [2] [3] [4] [5] [6
博物馆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