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梳理
作者:     来源:


2. 中西园林差异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具体差异如下:

1)人工美/自然美
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花木修整方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人化自然/自然拟人化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中国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进而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3)形式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在西方形式美的法则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中国造园则注重"""",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4)明晰/含混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

5)入世/出世
《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幻想而贴近现实。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超脱尘世的幻觉,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而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的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营建园林时,总要开池筑岛,并命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山,从此便形成一种"一池三山"的模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阶层多逃避现实、纵欲享乐、邀游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滋生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这深深影响到以后的园林。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便营造宅院,以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怡然自得。因此与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品位,而不像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行公共活动。

6)唯理/重情
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从历史上看,西方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黄金率。它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与西方不同,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园林"重情"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86
. 3. 唐艺设计资讯集团有限公司中式园林景观[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4. 景观设计流派注解及个案分析[EB/OL]
5.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EB/OL]
6. 园林史之三大园林体系[EB/OL].
7. 中式景观流派[EB/OL]. 
8. 中国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造园的基本准则[EB/OL]. 
9. 世界造园艺术的三大体系[EB/OL].
10.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EB/OL].
11.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EB/OL]. 

[1] [2] [34 
设计探讨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