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和保护的博弈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最近几个月,一个12层高、总建筑面积仅有4500平方米的博物馆改建,在纽约乃至美国建筑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事实上从建筑诞生那天起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涉及的人物很多。上到众议员、纽约市四十年来的各任市长、城市建设文物保护部门,下到普通的市民。行业遍及建筑师、历史学家、大学教授、作家、演艺明星和政府官员。这座引人热议的建筑就是哥伦布转盘二号(2 Columbus Circle,以后简称2CC)。

2CC只是地址,现在建筑的主人是艺术和设计博物馆(Musuem of Arts and Design,以后简称MAD)。原建筑在1964年落成,之后功能和主人数经改变,曾经是艺术博物馆、学校、办公室、文化中心。1980年后建筑产权开始属纽约市所有,1998年后建筑就空置没用。从1996年开始,学者民众要求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Landmark Preservation Commission,以后简称LPC)2CC列入纽约地标名单中进行保护。但民众要求对此召开公开听证会的请求屡屡被拒。2003年,MAD买下此楼决定进行改造作为新的展览和办公地点。在改建方案公布前后又发生了很多争论、抗议和口诛笔伐。由于老建筑风貌即将消失,20062CC被世界纪念物基金会列入“100个濒危案例2008928日,新博物馆改建完毕向公众开放。故事还未结束,新的一轮争论似乎又开始了。2CC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影响纽约城市更新和建筑保护并挑战着政府和民间在其中的角色。

 

地段:哥伦布转盘

哥伦布转盘(Columbus Circle)位于纽约上西区和中城的交界,中央公园西路、中央公园南路、59街和百老汇大街的交叉口。是纽约最大的几个大型交叉路口之一,与时代广场通过百老汇大街相连。它紧邻着中央公园的西南角,同时又是上西区的门户,位置十分显要。原来转盘周围最重要的建筑是纽约会议中心(New York Coliseum)。会议中心拆除后地块上新建的是由SOM设计的时代华纳中心(Time Warner Center)。建筑颇受好评,两座光洁玻璃幕墙的塔楼从6层裙房上腾空而起,裙房和塔楼向转盘的一面都用弧线和斜线向转盘中心致敬。裙房内设有高档专卖店、餐厅、书店和爵士乐剧场,熙熙攘攘的人流给古老的转盘增添了很多现代都市气息。

2CC所在的基地位于转盘南侧,南西东三个方向分别为58街、8大道和百老汇大街。红线是不规则的四边形,最长的一边29米,没有任何一边边长是相同的。地块非常狭小但四边都独立,这是曼哈顿很少见到的情况。中心地段上的独立地块,是建筑备受注目的重要原因。


历史:一座奇特的浪漫现代主义建筑

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是2CC老建筑的主人和建筑师。业主哈特福德(Huntington Hartford)是大富翁,慈善家,著名连锁超市A.&P.的继承人。建筑师斯通(Edward Durell Stone),一位早期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拥趸。纽约MOMA就是他与Philip L. Goodwin合作的。而在战后,斯通设计的建筑的风格有很大变化,增加了很多装饰性的要素,比如有孔洞的格子和装饰性的线脚。他手下的其它知名作品有华盛顿的肯尼迪演艺中心,新德里美国驻印度使馆,还有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美国馆。

2CC原名叫现代艺术画廊(Gallery of Modern Art),就为了这个名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t Art,即MOMA)曾经和它打过官司,说名称太相似会影响MOMA的名声和让捐款人不知所从。哈特福德反驳说Modern Art这样一个词汇怎应被一个博物馆霸占。对现代艺术,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他不反对艺术家改变真实自然的权利,但认为这种抽象变形应该操之有度。哈特福德想用他的博物馆来告诉大家,现代艺术并不全是那些MOMA里面的抽象艺术。这样的理解在建筑设计上也影响到了斯通,使之终成为一个现代主义的异类。

特殊的地块条件决定了这是一个竖直博物馆。斯通的最大的想法整个建筑就是一座大楼梯。沿梯走下来便经过了所有的画廊空间。但因为平面非常小,事实上除了电梯核心筒和逃生楼梯外,剩下的都是边角空间。这也成了一个博物馆的致命功能缺陷。为追求纪念性并与当时转盘西边的Coliseum协调。 外立面挂上了白色佛蒙特大理石,几乎没有窗户,最大的开口就是顶部两层餐厅外面设计的柱廊。除此之外,在建筑的四个角部附近和额头,排列了舷窗一般的圆孔洞。而在首层四周都设计了威尼斯哥特的风格的柱廊。建筑落成后一片哗然,被人称作白色的大象。一个著名的建筑评论员形象的称之为棒棒糖上的威尼斯宫殿的包装盒”(Die-cut Venetion palace on lollipops)。后来很多人干脆就叫它棒棒糖大楼

博物馆展出的主要是哈特福德的私人收藏,他还请达利专门画了哥伦布美洲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America by Christopher Columbus),来反映地段哥伦布转盘的主题。开幕时,包括画家本人达利在内等名人纷纷到场助兴,好不风光。可就在开张短短五年后的1969年,因维护费用太高等原因,博物馆关闭。哈特福德随即转让给Fairleigh Dickinson大学。之后的2CC又变成了纽约文化中心、参观中心和纽约文化事务局的办公室。1998年以后,建筑一直闲置。

在国际主义风行若干年后人们对它开始厌烦时,斯通实验性地扩展他对现代建筑的理解。但2CC奇异的外表让很多人感到不爽,也成了民众的谈资和笑柄,但人们对它却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64年以来的40多年,2CC一直是一个让纽约人爱恨交加的建筑。

 

改建文物建筑保护派,开发商和政客之间的角力

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Landmark Preservation Commission,以后简称LPC)是这场争论的焦点之一。LPC是在1963年纽约最古老的宾夕法尼亚车站被不必要的拆除,整个纽约为之震惊后的两年成立的。自成立以来已保护了全市1100个文物建筑。纽约市规定,建筑寿命达到30年时,才有资格提出成为地标的申请。1996年,LPC首次拒绝了一个民众要求针对2CC公开听证的申请。在国家历史保护团体和世界纪念基金会都把2CC列入可最岌岌可危的文物之一,时,LPC仍然对它无动于衷。

舆论认为LPC伙同市政府忽视民众学者要求,意在把将地出售给出价高的买主可获得数以亿计的财政收入。而纽约市长彭博非常赞同改的原因在于,2CC的更新是哥伦布转盘大开发的一部分,一个老旧的几十年不变的2CC显然不是他想看到的。支持拆除或改建的还有2CC的新东家MAD及一些评论员和学者。他们认为2CC过去和现在真正运转过,这个建筑就像一具无生命的身体。转盘的发展要与旁边的时代华纳中心一样与时俱进。

支持保护的人中有很多的明星脸,其中有建筑历史学家斯特恩(Robert A.M. Stern),耶鲁大学教授斯加利(Vicent Scully),著名作家沃尔夫(Tom Wolfe)等个人,还有Landmark West等民间组织。要求保护承载了纽约历史丰富人文历史的这一建筑。

1 [2
规划理论分析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