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回归——建筑地域化、本土化设计的思考
作者:赵红红     来源:网络

中国从来不缺失传统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续几千年没有中断,没有解体的国家。上下五千年,中国积淀了丰厚的文化。

中国当下最缺失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全体国民向着“现代化”狂奔,中华文明、传统美德弃之不顾。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传统建筑文化也黯然失色。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国际化”建筑势不可挡。各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基本出自“洋人”之手,一座座“洋楼”拔地而起。尽管学者们痛心疾首的呼吁保护,一片片的历史建筑依然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荡然无存。中国的城市在急剧的扩大,不仅城市的传统风貌正在消失,大量的农村民居、祠堂也正在不断地拆除,传统建筑文化如何传承和创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其实,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次大战前后同样面临城市建筑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东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面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的问题更加尖锐。西方学者亚历山大·仲尼斯和丽安·勒法维首先提出“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以保护地方文化、集体社会结构及区域独特的识别性。弗兰姆普顿的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和芒福德的原创性的地域主义思想使其更加明确和清晰的成为一种建筑思维、思想方法和文化策略。“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目的是以批判的态度表达和服务于它们赖以存在和立足的有限的区域和民众。这种地区主义依靠地区社会和政治上的自主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与建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出现有赖于一种强烈的对自主性认同的追求,一种强烈的对个性的认同,一种对文化、伦理和政治独立的渴望。

早在上个世纪,中国建筑泰斗梁思成先生就在《中国建筑史》中说过:“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这一切表象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我们不必削足适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值得欣喜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批“中式”或者“新中式”建筑悄然出现。首先是在别墅类住宅中尝试传统的院落、庭院空间和白墙黛瓦的传统建筑风格。接着在会所、酒店、旅游商业街区等出现,现在一些大型商业建筑中也越来越多的采用了传统建筑元素。专家学者们也著书立说,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提出“东方人居”思想。探索地域化、本土化的建筑设计成为许多建筑师的追求。传统文化开始在中国大地回归,传统建筑文化开始在设计中回归。

那么,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地域化本土化设计如何创新?

首先,设计不要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地域特色设计反映了一定区域的建筑特性,它不仅受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条件和当地建筑材料的影响,还因各地居民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相异的特征。

其次,设计需要不断创新。传统更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的关系,涉及到后代对祖先文化的吸收和继承问题,是地域化过程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文化资源,但这种资源并非固定不变的,是有选择性的,随时代的变迁不断传承创新,发挥其民族凝聚的作用。在当代,运用现代美学设计思想,结合现代材料和工艺技术,对传统元素进行提炼和重新组合,可以产生别具一格的设计。

本土化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初级:传统建筑形式的模仿,用现代材料模仿或照搬传统建筑形式、风格,达到“形似”的水平。例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北京的“协和医院”等等。用钢筋混凝土、钢窗、水刷石等材料和工艺,模仿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大屋顶、斗拱、彩画的建筑形式。

中级:传统建筑符号的提炼,抽取典型传统建筑符号加以变形以体现地方风格。这是目前在探索传统建筑形式创新上最常用的手法。上个世纪有北京的“大屋顶”为代表。之后,“江南园林”“徽派建筑”等各种传统建筑形式在各地不断涌现。

高级:吸收传统建筑的精髓,设计抽象化,达到“神似”的高度,神形兼备。例如上海的“九间堂”别墅,通体建筑看不到传统建筑的一砖一瓦,但建筑的空间、院落、庭院景观都渗透着中国传统的韵味。不仅在低层居住建筑中探索中式风格,在高层和大型公共建筑中也进行了多种尝试。比较成功的有上海金茂大厦、北京的保利大厦等等。

唐代王昌龄论《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意境”的追求。所谓“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今天我们谈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不要停留于建筑形式符号的简单模仿,而是要从材料、技术、工艺的细节上潜心钻研,从“意境”的高度去感悟。

我由衷的希望在地域化本土化建筑创作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传统分析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