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丰雄 - 不浸入消费之海就没有新建筑
作者:伊东丰雄     来源:不浸入消费之海就没有新建筑

建筑以惨烈的势头被建起,然后被消费,完全到了恐怖的程度。十年前,不,即使是五年前,在街上走路时,还能立刻认出:啊这个是建筑师设计的楼啊。但是现在不同了。多大程度是建筑师上的作品,多大程度是室内设计或者策展公司设计的,已经完全无法分辨。

 

一般的杂志、电视、报纸上,热点建筑和热点建筑师也频繁登场。与建筑相关的研讨会、讲座、展览一年到头举办,外国的名建筑师也纷纷轮流来日。从这样的场所传递出来的新鲜内容,被大街小巷中的商业建筑和住宅复制,城市空间从而一天天改变。建筑的世界里也渐渐开始太阳当空照了,建筑师们这么说着,沾沾自喜,也是一下子的事。现在新也好旧也好,巧妙也好拙劣也好,有原创性也好没有也好,要讨论这些已经显得迟钝迂腐。建筑师们陷入了这样浑然一体的,骚动的状态中。假使昨天出现了布料般轻飘飘舞动的建筑的意象,第二天建筑杂志的内页里便已经装满了轻飘飘的建筑。

 

但是建筑开始充满大街小巷并开始流行这件事情,与建筑变得像纸屑一样成为消费的对象完全是两个平行的现象。完全是在五年的时间里,建筑对于社会存在的意义已经改变了。建筑师们自己对此现象的认知已经超越了肯定或者否定的层次。电视和杂志,无论是ID或图像的商业设计和时尚领域,然后连艺术样式,连音乐、电影、甚至文学的世界中,这个现象早已日常化,成为了事实。大概是由于建筑的使用年限较长,又扎根于土地上不动,因此偶尔会认为其不会被消费吧。但是几乎全部的建筑师都被卷入了社会或者说资本急速的循环流动中。表皮化、符号化之类的批评涌现的同时,城市空间却明显以更快的速度在符号化、表皮化。因此,要说这样的状况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次危机,其实并不是建筑师是否生来就是为了否定消费社会的问题,而是建筑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彻底舍弃只有建筑能够安然避开消费主义的想法。作为建筑师,首先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在这样的时代,即使想要讨论一下形态的好坏,原创性的有无,也完全无从下手。轻飘飘的形态到底是左倾也好右倾也好,什么意义都没有,要主张是自己率先将轻飘飘的形式作为意象,也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轻飘飘不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像这个时代的氛围、空气一样的东西。包含这个消息的空气像潮流和流行语一样在大街小巷快速传播。无论是哪一家的电视,都播放着同一个偶像明星的同一个旋律,就像所有女性杂志的彩页都充满了同一种风格的时尚,轻飘飘的建筑也将充满建筑杂志的页面,充满时尚名品遍布的街道。这是极为自然的现象。与建筑师关心与否毫无关系。叹惋也好,绝不叹惋也好,建筑早已是这样的存在,且无法切断建筑是社会性的存在这一事实。因此,这是建筑不可避免的道路。此外,社会正在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坚实、激烈地前进着。所以我对这样的现象不抱任何沮丧的心情,也并不会为此叹惋。

 

我想要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时代里,建筑还能作为建筑而成立吗。在消费的状况下做建筑,无论如何乐在其中,这个问题也绝不应该抛在脑后。正是由于建筑被同化成时尚,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文案策划的区别慢慢泯灭,我认为在这样的消费状况中有必要彻底探寻建筑成立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今建筑存在的框架(topos)在持续、剧烈地变化中,在其边缘,建筑还能作为建筑成立吗,这就是我想要探寻的东西。究其原因,应该是因为我认为,常常在使建筑成立的框架扩展的情况下,才能从边缘上生出十分刺激、充满活力的建筑。因为在名为建筑的竞技场上,亮出并摇晃一下“消费”这个词,多少会产生些崩坏或者膨胀之类的效果吧。从那狭窄的缝隙中,能够产生出什么样的建筑呢,我想确认一下。

 

有想法的建筑师们都会畅想建筑的本质。但是大多数这样的尝试都太过缺少对于消费最前线的自觉性,换句话说,仿佛对自己的建筑过于信赖。大多数场合,建筑师选择相信自己可以不受社会控制,从而完全依赖形式的操作。要么模拟现代都市空间的错综、混沌、扩散的形态,要么通过古典建筑元素的构成来制造出安定的秩序,两者来回反复。然后两者的绝大多数都会在解构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的俗称下,接连不断地前往东京这样的城市空间,然后在巨型垃圾处理场被回收,徒劳一场,浮世若梦。

 

建筑的自律性与艺术性方面的尝试,大概只有到七十年代为止是有效的。的确在当时的城市里刻下空白的美丽的一点是新鲜的行为。由于当时的城市中并没有社会的文脉,通过社会与城市的文脉来谈建筑实在很虚伪,因此反而那些与城市中社会的文脉断开来的,无处放置的形式,其自律的姿态显得异常优美。铃木隆之在《建筑批判》(《思潮》一九八九年第四号)中称这种状况妙不可言。其中提到,“可能激进主义正是从现代主义的停滞和空虚开始出发的。”此外,“我认为激进主义的停滞,并非停滞在彻底发现了空虚这件事情上,而是在无法自如地操纵空虚本身这件事上。联合赤军和三岛的剖腹所展现的,不正是将空虚装满意义的尝试吗。从这一点来说,用高潮来填补空虚的高度资本主义社会,从其对于空虚的认识和操纵法之巧妙而言,可以说永远都是后现代也不一定。”我对这样的批评深感同意。

 

正如最初所述,这几年城市空间已经充满了空虚的记号。美丽的闪耀的空白的一点如今已经深埋在无数的空虚的记号的堆积当中。然后越是要用高潮来填满空虚,空虚越是大幅增加,高潮过后盼望下一次高潮,怀旧之后唤起更深的怀旧,如此巧妙的资本操纵促进系统正全力运转中。但是,表面上的形式主义的蔓延——空虚的符号的堆积场——同对高潮的渴望一同捆绑起来,如此蜉蝣般短暂的城市空间之中,我们除了作为游牧者,尽情玩弄空虚的符号,将符号的再生产作为建筑的尝试之外,并无别的办法了不是吗。就算是这样,也是极为空虚的吧。

1 [2
文章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