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耕作对生态型城市化的影响和趋势
作者:乌兰托娅     来源:网络

纵向耕作,这个概念早在1999年就已经被哥伦比亚大学的生态学家 Dickson Despommier 提出,运用先进的温室栽培技术,例如水耕法与气耕法来保证植物的 生长。对于景观来说,纵向耕作像一个生长在摩天大楼里的农场,是一个让景观走进建筑的设想。

截至到2050,将近80%的世界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中心,如果我们仍然以现在的耕作方式种植我们所需的农作物,那么到2050,我们需要额外1,000,000,000公顷的土地来保证种植所需面积。然而面对居住和商业用途的市场需求型,高度发展的城 市已经没有能力为农作来挪让土地。

现在的城市更像一个黑盒子,所有的资源输入然后输出无穷无尽的垃圾,如何让一个城市尽其最大的能力来自给自足,是每个景观工作者和城规工作者都会思考的问题。而放眼望去一个高度发展的都市,每一栋大楼又是以什么姿态站立在这个城市中?建筑的密度早已经远远大于公园的密度,当一个城市的80%土地都几乎被建筑所霸占,作为一个景观工作者,我们不应该认为传统的开放空间才是我们可以涉足的领地。在这场吞噬与被吞噬的战役中,纵向耕作是帮助城市还原其生态性的潜在解决措施。

比起传统地面耕作模式,纵向耕作有以下几点优势:

现在的农作物,需要消耗70%的净水资源和20%的矿物燃料,更不用说其表皮的 杀虫剂,农药的浓度。而纵向耕作可以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近乎为零。

比每英亩普通农场型耕作有效率10

较少的水分流失,循环利用生活污水

全年耕作,受恶劣天气影响几乎为零

提高整个城市内部的健康程度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属于Green-collar worker方面较多)

Dickson Desponmmier对纵向耕作的技术层面有很多深度研究,他曾设计一个30层的纵向耕作模型,经过计算,它可以生产出够50,000人的食物,以此类推的话,如果有160个这样的建筑,我们就可以养活整个纽约了。他在技术层面的有力突破给很多设计者带来巨大的动力,以下是三个相关案例。

设计范例1Urban Farm, Urban Epicenter

设计者:Jung Min Nam

主题思想:以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让植入居住和商业用途的建筑结合生态耕作。循环利用和减少运输是最终目标。办公与居住输出的生活用水将会从顶层逐层过滤和循环使用。同时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照明,来减少能量的消耗。


1 [2] [3
生态农业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